哈佛新生 多元角度認識六四
記者李靜雯麻州劍橋市報導
參與「歷史與記憶中的天安門」研討會報告的大一學生們,向與會者介紹自己。右一為何曉清。(記者李靜雯/攝影)
哈佛大學東亞系何曉清博士針對大一新生開設一門關於天安門運動的課程,十多位選修過這門課程的學生們於20日下午,在哈佛園波因斯頓廳(Boylston Hall)方氏禮堂 (Fong Auditorium)舉行「歷史與記憶中的天安門」研討會。他們以學術報告、親友訪談、搖滾樂賞析,甚至震撼人心的現代戲劇方式,呈現自身對這段歷史的觀點與對課程的反饋。
學生們表示,過去22年當中,在世界各地召開有關天安門事件、八九民運的各種研討會不下數百次,但是由大學一年級學生舉辦這樣的研討會卻是第一次。學生們說,1989年時他們與同輩都尚未出生,這原本是一段陌生的歷史,希望透過這些報告,展現年輕人獨立思考、探索歷史真相的熱忱。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歐立德(Mark Elliott)在致詞時表示,1989年天安門發生之際,他正於北京人民大學讀書,親身經歷過那一段石破天驚的歷史。幾年後,他返美教書,與學生討論起天安門事件是當作「時事」探究。他感嘆,隨著時間推移,大家逐漸淡忘此一事件,這次由大一新生們組織的天安門研討會,格外有意義。
參與報告的學生們來自世界各地、背景各異,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研究主題。研討會分為四場小組報告進行。
來自加拿大的Jonathan Zhou表示,他的母親曾參與八九民運,雖未至北京,但在南京聲援。六四之後,風聲鶴唳,母親將所有與六四有關的旗幟、標語、甚至和外婆之間的信件都銷毀了。也是因為六四事件,母親下定決心帶著他移民加拿大。
Jonathan Zhou在報告中從「天安門母親」角度切入,強調當年失去親人的家庭所承受的痛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稍減。
同樣來自加拿大的Gorick Ng,由於主修是經濟與政府運作,他在報告中探討天安門事件後,大陸的政經結構。他表示,六四事件後,中國發展相對穩定,主要歸因於嚴密的言論監控管制、人才外流、政府強力運作宣傳工具、以及快速的經濟成長。
Simon Thompson主要探討六四之後至今的中美關係。Katrina Malakhoff以自身走訪大陸,與現今學生訪談的結果,說明大陸年輕一代對六四的看法,要不就是完全相信政府的說法,或是對此渾然不知。
Leslie Arffa則從近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個人經歷切入,說明大陸知識分子為爭取民主所作的奮鬥與貢獻。
Annie Qin則是對自己的父母作了深刻的訪談,呈現兩人對六四事件不盡相同的回顧。
熱愛搖滾樂的Greg Ge Yang則深刻分析六四當時,深具影響力的搖滾樂,包括:血染的風采;崔健的「最後一槍」、「一無所有」;何勇的「垃圾場」;以及李志的「廣場」等。他強調,六四事件對中國搖滾樂產生深遠的衝擊與影響。
來自新加坡的關慧妍(Rebecca Kwan)本身從事視覺創作,也是表演藝術家。她選擇以現代戲劇的方式,兼用抽象、具象方式重現當時天安門廣場上年輕學生的犧牲,以及面對坦克車與機關槍時的震驚、無助。這段演出極具衝擊力,台下許多觀眾忍不住頻頻拭淚。
曾經投身六四民主運動的何曉清表示,該課程將繼續為下屆新生開辦。她強調,如果不了解1989年春天發生的事情,就不可能了解現在的中國。
到場全程參與的學者陸惠風、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謝中之帶著女兒出席,還有「勞改基金會」創辦人吳宏達也至現場。
文章来源: 世界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