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录音谈话揭开中国最大政治猜想
秦耕
“龙会转型吗?”这是30年前某期《时代周刊》的封面猜测,也是所有中国谜题中最大的一个政治猜想。“中共最终会像承诺的那样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吗?”这个问号也挂在每个中国人心里,但30年来一直未有确切答案。随着赵紫阳录音谈话的公开,这个最大政治猜想首次真相大白于天下。
设置这个悬念的人就是中共自己。如果不是65年来坚持“口头民主”,如果直接废除宪法,或者废除宪法中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或者不说“尊重宪法”、“保护人权”、“建设政治文明”等漂亮言词,也就不会有这个悬念了。虽中共至今仍念念有词,漂亮口号、华丽言词不绝于耳,但说一套做一套,口是而心非,口惠而实不至,但到目前为止,这个弥天大谎仍然可以迷惑民众中的多数。甚至知识界的多数人,也倾向于相信中共最终会兑现承诺,进行自我改革:“事情不是想的那么简单,一步一步来吧”。但赵紫阳晚年谈话中披露的事实,已经揭开这个最大政治猜想的谜底,也终结了知识界长期以来的善意期待。
我自己虽在1997年邓氏辞世时断言,从此中共不会有人主动进行政治改革了。但在1989之前,我确信邓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民主化。据我的观察,邓氏具有雄才大略,而且行事稳健,计划周密,环环相扣。比如先从真理标准讨论的务虚开始,进而平反冤假错案,进而重新评价毛氏,进而彻底否定文革,进而发动改革。试想,如果把这个程序作任何一处小的更改,30年前中国改革进程是否还能发动?回答是否定的。我敬佩并折服于邓氏,就是从20多岁时观察邓氏改革的精密程序开始的。再比如改革开始后,也是先经济后政治,在经济领域也是先农村后城市,在农村又先从家庭承包,解决吃饭问题开始。这一观察曾使我对小矮人邓氏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邓氏绝对是旷世奇才,他心中像明镜一样知道最终目标是什么,但他就是不说,而用手段玩转巨大的官僚机器,朝最终目标不知不觉移动,为极权体制实施“安乐死”。在1989年大屠杀之后,我曾经有过怀疑,但重读邓氏1980年《关于党和国家政治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回顾邓1986年宣布反自由化为期10年,1989年宣布延长到20年,以及告诉李嘉诚“香港50年不变,50年后更没有变的理由喽”的话,我再次确信,邓氏改革的目标未变,1989年只是“迫不得已”,他只是要按照自己预定的程序完成中国的改革目标。1997邓氏辞世,我曾十分悲伤,感叹“时不邓予”,如果邓氏是在50多岁而不是70多岁才有机会执掌中国权柄,中国一定可以通过和平演变,以渐进的方式完成从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转型。
中共是否会推进政治改革?这个猜想对我来说,在1997年邓氏辞世后,就已经不是问题了。我断言邓氏后继无人,以中共的现有体制,内部缺乏竞争,人才难以浮出,最终登上高位的,注定是平庸之辈。江胡温习,每况愈下,以后诸辈,更是庸才,心智不及中人。像邓氏那样“不世出”的奇才再也不会有了,要登上党内高位,只能出自偶然。因此中共今后决不会有主动改革了。但赵紫阳晚年的录音谈话,连我对1989年之前的猜断,也归于破产。这对我来说多少有些残酷,那么相对于那些时至今日仍对中共自我改革抱有热切期待的人们,赵紫阳的录音谈话所披露的事实,不是显得更加残酷吗?
通过赵的录音谈话得知,在邓氏改革的蓝图中,从来没有民主化的位置,在赵主持起草体制改革文件和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的过程中,邓氏让家人或身边人多次给赵打招呼,不要提三权分立,连一点痕迹也不要有;在赵计划按照邓的讲话精神,让民主党派在人大中发挥更大作用时,邓通过家人告诉赵,那些话只是说说而已,千万不能当真。原来这才是真实的邓氏,才是那个我曾经以为会进行民主改革的邓氏。从赵紫阳的谈话中进一步得知,即便邓氏这样一个“保留一党专制,提高执政效率”的改革方案,也遭到来自党内的极大阻力,邓氏为了给执行改革计划的胡、赵护航,不得不与党内的保守势力进行长期周旋、反复斗争,否则连1980年代进行的那些改革,竟然也不可能。待明白了这段历史真相,再回顾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个慷慨高歌激情洋溢的1980年代的日日夜夜,那个充满梦想的改革的最初10年,只觉得人生可悲,心冷似水,除过嗟叹,夫复何言!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乡愿人士以为,不是1986年的自由化运动,胡耀邦不会下台,不是1989的民主运动,赵紫阳不会下台。有此二人在位,中国就会以渐进的方式,完成民主转型。20年来,以这种幼稚观点来“反思”1989民主运动、居高临下指责1989年民主运动激进的不乏其人,甚至越来越多了。但赵紫阳晚年录音谈话明确告诉其人,以为胡、赵有机会实施渐进民主,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和妄想。如此“反思”,可以休矣!
中国30年改革由邓氏一手主导,前18年有邓氏本人亲自监护,后12年虽无邓氏监护,但已形成惯性。在这30年改革的最初10年,胡、赵仅仅是邓氏改革的执行人,他们不可能超越邓氏改革蓝图擅自作为。如果民间不发起民主化运动,胡、赵侥幸熬到邓氏辞世,是否就有新的改革机会呢?是否可以重绘改革蓝图?回答是否定的。赵紫阳晚年录音谈话证实,如果离开邓氏,连已经实施的经济改革也要倒退,更遑论实施政治改革了。1989民主运动“反思派”的这点可怜幻想也该收场了。
赵的录音谈话显示,如果不是邓氏本人的亲自护航,他将举步维艰,寸步难行。胡、赵在10年改革中,遭遇了来自中共内部强大的极端保守势力的层层阻拦,往往反复交手,才能前进一小步。在中共元老中,有陈云、李先念、王震、薄一波等一批老人的激烈反对,在中共实力派中有胡乔木、邓力群、姚依林、李鹏、甚至王任重等一大批思想僵化者的制肘,在中央以外,有庞大的各级中共干部队伍,对改革持观望、怀疑和阻碍态度。如果胡、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邓氏的护航,亲自和邓力群、姚依林、李鹏等同僚进行一定的斗争,并由邓氏对任何一次争斗作终局裁定,那么对于来自更为强大的元老队伍的破坏、干扰和阻挠,就只能由邓氏本人亲自出面排除了。1987邓氏也并非真心退位,而是要以他的退位,带退陈云、李先念、王震、彭真等一批老人,为接下来的改革清除路障。试想,面对如此情势,在邓氏辞世之后,即便胡、赵依然在位,幻想中的民主改革有无可能?
民间曾对胡、赵心存幻想,认为他们具有民主思想。赵紫阳录音谈话中透露,胡氏生前从未和他交换过此类想法,但从胡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胡的全部民主思想,也不过停留在民主作风层次上,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胡宽容、大度,听得进去批评意见,同情知识分子等等。赵更是坦承,他本人在1986年之前,专注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几乎没有思考过政治问题,直到1987年被迫代理总书记之职后,才开始思考。而他在下台前也只思考到“尽量开明一些”的层次。直到他经过长期幽禁,在去世前几年,才意识到中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坏”的体制,才认同了普世价值。读他的录音谈话到这里,固然值得为他个人高兴,但更为曾把中国民主改革寄望于他的那些人感到悲哀。
赵紫阳录音谈话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明确告诉世人,中共决不会进行主动改革了,从而揭开中国最大政治猜想的谜底,让至今仍在等待中共自我改革的人断绝此念,不再猜想。至于今后中国向何处去,赵辞世前的说法是“没治了”,看来中共只能一条道跑到黑了。天黑之时,就是危机总爆发之日,极权体制将以突然覆灭的方式走到自己的终点。平庸者在位,其害处是不能主动改革,预先化解危机,实现和平转型;其好处是一旦危机到来,也无胆开枪,镇压民众。因为他知道,命令虽出,无人听从,自己将落得指挥失灵,局面失控,重上煤山,再做崇祯的下场。这一刻也许遥遥无期,我辈侥幸得以身避刀丛,也无缘见证天黑的一刻,但我们的后人一定躲不过那个玉石俱焚的灾难时刻。
吟罢低眉,无语凝咽。除过悲哀,还是悲哀。
2009-06-20
——文章来源:《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