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今又六四,多事之秋¡¡
年年¡°六四¡±,今又¡°六四¡±。自1989至今,已经十九年了。
然而,今年不同凡响。2008,恰如1989,命定将以¡°多事之秋¡±彪炳史册:年初横扫南中国的特大雪灾,三月西藏僧侣的示威与被镇压,四月奥运火炬传递的抗议与反抗议,西方各国对北京当局的同声谴责,大陆反西方民族主义风潮之狂飙,四月底山东火车汽车惨烈相撞,最后,则是五月十二日撼动全球的汶川大地震。
目睹四川地震尸横遍野的照片,不由不令人想起十九年前血流漂杵的长安街。国人遭受的这两次刻骨铭心的劫难,是最近三十年中国之痛的巅峰。一为天灾人祸,一为暴政人祸,双管齐下,蹂躏中华。国人何辜,竟至遭此荼毒?
无可讳言,1989 和2008的巨大创伤,是当代中国命运的缩影,是中国在历史转型历程中的巨大阵痛。而1989,虽然时距较远,但是由于它浓缩了百年中国人的基本诉求和命运、光荣与梦想,由于它预示了接踵而至的二十世纪的巨变¡ª¡ª共产主义失败,由于它成为历史的转折路标,因而,承载了更为厚重的历史重量。
灾难的历史后果是复杂而多面向的。所谓¡°多难兴邦¡±,一厢情愿地简化和美化了巨灾大难的各各不同的历史后果,着眼于宣传效果,罔顾于历史事实,诚然有矫情之弊。
然而,特大的灾变及其前后的社会氛围,具有导引社会心理变迁的巨大功能,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
人们不会忘记,在1989年百万民众抗议的神圣氛围中,北京出现了著名的¡°小偷罢偷¡±现象,当年学运中,我们看到,一个多月前还沉溺于考托福、忙出国、谈恋爱、打麻将的大学生们,当精神的天空风生水起时,同样是他们,却突然坠入悲情汹涌的政治抗争中,前后表现,判若云泥,直直令人跌破眼镜。
而2008,人们记忆犹新,在汶川大地震中,¡°自发救灾,慈善捐款¡±的善行,风起云涌于日常麻木迟钝的普通国民中;而自我中心一代青年的悲天悯人情怀,也突然奇迹般涌现出来,在在令人刮目相看。
历史屡屡表明,人类在遭遇巨灾劫难或震撼性大事件时,会产生社会心理的骤然变迁,会出现价值体系的剧烈转换。至于变迁的具体方向,是正是负?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坠落?则取决于当事者平日隐而不显的神秘的精神蕴藏。
人们注意到,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庸常的生活退隐了,而某种¡°崇高¡±性的心理体验翩然降临。一些平日斤斤计较无比看重的事物,此时不再重要;而往日素遭嘲弄的情感与精神体验,此时突然获得神圣的地位,不容亵渎。这是巅峰式的精神体验导致的精神洗涤与升华,笔者称之为¡°灾难的宗教性效应¡±。的确,大难中的精神升华,极其类似于宗教体验。因此,把¡°六四¡±事件看作现代中国的十字架,是有实实在在的精神理据的。事实上,六四之后,中国大地上像野火一样弥漫的宗教热,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该事件的属灵的回应,它孕育了一场伟大的宗教勃兴。
而这次空前惨烈的汶川大地震,难道不会酝酿一场普遍的宗教感悟?当然,多事之秋的2008,远未收场;历史大剧,尚未落幕。两个月之后,在首次作为东道主北京,奥运会即将鸣锣开张。在一场巨大的生命与精神的洗礼之后,在六四亡灵持续十九年的审视下,这张巨大的画幅,将展现出怎样一幅幅场景呢?北京政府,正在战战兢兢,发布种种空前严厉的禁忌措施。而历史之神,也正在睁大眼睛,俯瞰众生,翘首以盼。
十九年了,六四亡灵携带着未了的遗愿,在天国徘徊。如今,四川地震遇难者的魂灵,该与他们在天堂会面了吧?
佛说,众生平等。不过,死亡比生命更加平等。死亡比生命更加自由。既如此,让我们祝福他们,为他们献上未亡者的深深的祈祷。为中国,为人类,也为他们心中未了的遗愿。
*********************************************************************
6) 天安门母亲¡ª¡ª永垂青史的群体
若干年之后,让我们设想,当历史的审判终于降临,中国的六四血案终于昭雪,正义终于获得伸张,长安街的冤魂终于含笑瞑目于九泉,四海之内普天同庆之时,人们或许会问,在那些血雨腥风鸦雀无声的黑暗岁月里,在尘世间,谁是死不瞑目的、在天安门上空飘荡的冤魂的主要人间代言人?是谁在为那些亡灵夜夜祈祷,日日招魂?英灵们的遗恨遗愿,主要是通过谁的口中吐出的?
是她们,是那些亡灵的母亲们,是天安门母亲们。
一百多颗破碎的母亲的心,化成了人间血红的正义之旗,在血雨腥风中飞扬。它成了中国人良知的标杆,人类良知的标杆。
作为一群普通的母亲,她们本应享有人皆应有的天伦之乐;作为丧失子女的人母,她们本应赋有公开祭奠公开示痛哀悼子女的权利;作为死难者家属,她们当然有追索死亡真相查明罪责归属的责任,更有起诉杀人者的权利;作为孤苦伶仃的老年难属,她们无疑有获得国际国内人道援助的权利。
但是,所有她们应有的这一切,统统都被剥夺了,被残酷地剥夺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怎样一个丧尽天良的政府!
但是,她们没有气馁,没有绝望,没有退却。她们把对自己孩子的爱,扩展为对所有天安门孩子的爱,扩展为对所有天安门英灵的爱。面对无所不在铺天盖地的恐怖和恫吓,毅然摆脱了恐惧,她们在枪声余音犹存的夜晚,在孩子们倒下的地方,站起来:呕心沥血,记录罪行,见证死亡。在泪眼模糊之下,在老泪纵横之中,颤抖地写下了一个个带血的名字,记录下了一个个曾经欢蹦乱跳的灵魂。一天复一天,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就像被害的犹太人幸存者一样,不屈不挠,矢志一生,去追寻正义。况且,她们所处的环境不知比那些犹太人险恶多少倍!这是怎样的母爱,这是怎样的精神,这是怎样的勇气!
值此¡°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的时刻,在这人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大陆,天安门母亲的行动,在重重地敲击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灵魂,迫使我们回首,迫使我们反省,迫使我们忏悔。
她们的行动,对讨回历史的正义,医疗民族的创伤,走出冤冤相报的历史循环,创建一个文明宽容的宪政民主体制,对于世界的和平,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天安门母亲,作为人类正义、和平的勇敢守望者,作为永垂青史的划时代事件及人类苦难的见证人,作为人道与博爱的象征,是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无他,因为她们所做的一切,真切地呼应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基本宗旨。
*********************************************************************
7) 六四:穿越代际 穿越左右 定义中国
¡°六四翻页共识¡±的神话
北京的山寨版喉舌《环球日报》最近面对年轻留学生传薪六四精神的公开信,情急之下,慌不择言,发明了一个八九一代学生已经¡°大多改变了观点¡±而达成了¡°把六四这一页翻过去¡±的所谓¡°共识¡±。¡°妙论¡±既出,举世惊诧,嘲骂蜂起,里外不是人。随后不得不尴尬地把它悄悄删去,终致贻笑天下。
看来,他们缺乏一种基本能力,即:区分¡°梦想¡±与¡°现实¡±的能力。
当然,鉴于北京当局26年来一直视六四为洪水猛兽,对年轻一代精心制作了一套系统的¡°遗忘工程¡±,实行空前严厉的资讯监管,竭力抹去历史印痕。强制当代中国患上失忆症。清洗¡°新新人类¡±的头脑。造就一代代六四事件的绝缘体。这种惨淡经营,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效果。在中国国内,一场狂涛席卷神州的运动,从表象看,似乎已成过眼云烟,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一些聪明剔透的¡°看破红尘¡±的人们,已经痛自懊恼,对自己年轻时的幼稚冲动深感脸红,各自忙于赚钱谋生去也。¡°国家事,管他娘。¡±
不必否认,北京这一遮蔽历史的黑幕政策取得了部分成功。
一些不改初衷的不识时务者,门庭冷落,颇有点类似周树人九十年前,他的那首打油诗描摹了五四之后他那寂寥彷徨之态。
于是,一个《1984年》式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六四,是否已从中国历史上抹去,留下空白?六四传人,是否已经断代?
横亘几代国人心灵的六四
不!¡ª¡ª这是来自苍穹的亡灵的声音,这是来自大地传薪者的声音。不久前,最年轻的一代中国学子啼声响起,划破天际。他们的否定性判决传进了那片浸透血泪的古老故土。这年轻的声音说:
¡°我们是一群在国外深造的八零后、九零后。¡¡三十年来这(中共)这支军队唯一的胜仗,竟然是在1989年6月4日血洗北京街头!¡¡这是一个屠夫的政权,六四的枪声已经消解了他们全部的合法性,他们在六四之后的政绩已经不重要。我们不指望中共平反¡ª¡ª刽子手不配为受害人平反,但是屠夫必须受到审判。在正义得到声张之前,在迫害持续的情况下,遗忘是对历史的不忠、宽恕是逝者的不义。¡±
向前追溯,我们听到七零后的学子十年前也发出类似先声:
¡°在我们心中,她们(天安门母亲)不仅是死难者的母亲。她们也是天安门前整整一代人的母亲,是在六四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知识份子的母亲。是这个在政治罪孽中沉沦的民族的母亲。我们愿意在此庄重的宣称¡ª¡ª我们是每一位¡±天安门母亲¡°的儿子。我们为自己曾经的沉默和袖手而羞愧,我们愿以眼泪、笔墨、肉身和良知,永不停歇的抗议这个政府对每一位母亲的摧残。¡±这是七零后的知识者的庄严声明。
又向前溯,¡°八九一代人¡±也在十年前郑重宣言:
¡°无论是解放还是自救,我们呼吁必须从那个早晨重新开始,¡±返回六四¡°应该成为中国公共政治真正的起点。¡¤¡¤¡¤我们,八九一代人,亲历了死亡,选择了死亡。生存还是死亡,仍然是一个问题。¡±宣言的发起者与签署这,就包括目前人在狱中浦志强、于世文、陈云飞¡¡等一批参与运动的¡°八九一代人¡±(以六零后群体为主)的宣言。
再行追溯,我们听到六四亡灵的至亲¡ª¡ª¡°天安门母亲¡±不弃不舍的年年诉求:
¡°在以往漫长的二十年里,即从上个世纪1995年起,我们这群¡±六四¡°惨案的受难者和受难亲属,每年都要秉笔直书,致函¡±两代会¡°及国家领导人,声明八九天安门流血惨案,不是政府行为的失当,而是政府对人民的犯罪。我们要求公开、公正地解决¡±六四¡°问题,要求就¡±六四¡°遗留问题与政府方面协商、对话。为此我们提出三项诉求:重新调查¡±六四¡°事件,公布死者名单和死者人数;就每一位死者向其家属作出个案交待,依法给予赔偿;对¡±六四¡°惨案立案侦查,追究责任者刑责。这三项概括起来,就是¡±真相、赔偿、问责¡°六个字。¡±
这些交相回响的声音,飘拂翱翔在历史性的各代上空,声气相求,代代呼应。从九零后这一代开始,一代一代向上回溯,一直上溯到天安门母亲一代:六四,已经穿越了代际,跨越了代沟。作为一种神圣性的资源,她已经横贯于中国几代人的精神天空。
这些穿越代际的无畏声音,澄明了一个自然律:恐惧感,并非先天的生物性遗传特征。而良知与正义感,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本能。
屠城利益集团日益空虚化
人或会说,在资讯封锁下,这些发声者人数甚少,难有作为。
然而,诉诸历史,精神传承者的数量从来寥落。但是,人数的多寡并非决定性的。一与零的差异,十万与零的差异,实质上是一样的差异。在精神传承史的意义上,这里的一与十万,本质上是相同的。正如千年暗室中,点燃一支蜡烛,瞬间圣光满室。当暗潮蓄积已久,网路洞开一穴,信号将如出闸之马,以几何级数传播,山不能挡,水不能淹,海不能阻。一旦价值能公开传布,它将以其内在的精神魅力普照四方,认同和追随者将八面来朝,一泻千里,汹涌于途。
如今,我们已经来到关键的时刻,那个大写的审判日正迎面向中国走来。
暗流涌动,地火奔突,万籁俱寂,万象汇聚。有心人注意到:
与六四生死利害直接相关的最主要责任者和利益集团大都已经坠入地狱。
六四主要责任者之一¡ª¡ª李鹏,无论其肉身是生是死,在政治上已经死亡;而其家人亦已陷入危厄困局,阴影正在迫近。
六四主要获益者江氏集团,自薄、徐、周被抛出后,正挣扎于中共内部上层的权力生死搏斗中。六四这张牌,已经不握在他们手中,恰恰成了他们身上日益沉重的负资产。
习近平,不久前有流传于网上的关于六四的所谓内部谈话,世人莫辨真伪,假作真时真亦假。然无论其真假,在网络空间出现这样一份讲话,并迅速流泻出来,本身定然是政治操作的结果。人们未知操作者何人。但就利弊分析而言,这一操作为习在未来最关键变局时刻扩张了其政治可能性空间。
即便是邓家后人,也在竭力为其撇清其历史责任,试图使其责任分散化平均化。
几乎所有权势者对六四都取¡°避之唯恐不及¡±的姿态。中共内部,已经找不到任何人愿意为此承担责任了。
然而,历史无法湮灭。六四责任者在历史上的定位¡ª¡ª屠夫与懦夫¡ª¡ª业已铸定。
¡¡¡¡
要言之,维护六四屠城直接利益的那个高层集团,已经日益空虚化。
明里暗里,国内国外,中共官员以各种方式,纷纷与六四脱钩。
六四,虽因政治而起,但它已经超越了政治:攸关文明与野蛮,攸关人道与反人类,攸关人与非人。在人类历史上,像六四这样¡ª¡ª是非彰显,正义与非正义确定,黑白分明¡ª¡ª的类似事件是相当罕见的。
因而,六四,不仅穿越了代际,也穿越了一般的政治派系。
平日五花八门的政治观点与派别,在竞争白热化的关节点,在政治博弈逻辑的支配下,将迅速极化,将向两个极点靠拢,划分为两大板块。在转型关键时刻,政治派别势必将重组,将趋于简明化、清晰化。
笔者判断:对六四的态度,将来必定会成为两大板块划分的基准线。
而两大板块的平衡业已打破,重心正日益向反屠城派倾斜。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不仅是自由派上穷碧落追索历史真相与责任,也有其他派别的代表人物,如新左翼汪晖,在一篇长文中,也试图把八九运动注册为左派的商标,把它纳入左派的话语系统。这是颇为意味深长的一桩现象。甚至肆无忌惮粗话满嘴的左撇子孔庆东,也不敢姿意亵渎天安门亡灵,也不得不在视频中对天安门运动表达某种敬意¡¡。诸象种种,恐怕是一个清晰的端倪,预示着无论当局愿意不愿意,无论当局用多少努力来封锁,六四,不可抗拒地,势将作为现代中国的一项公共精神遗产,而进入中国绵长的历史。
这就是说:基准线的左侧,已经日益萎缩,日益空虚化;而基准线的右侧,力量日益张大,信念日益坚固。
荫庇六四责任者们的大树正在枯萎,落叶飘零。树将倒而猢狲散。猢狲们纷纷与当年事件撇清干系。
在时间点上,已经成熟。六四,已成长为一个最大公约数。六四,已升华为中国的神圣性符号。
中国的走向,将由六四定义
潜流已经涌动。钟声即将响起。审判终会降临。六四亡灵将成为中国精神的守护神,天安门事件将为未来中国的导航定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到今天,几乎已经没有人会怀疑这一前景了。
是与日益空虚化的屠夫利益集团绑在一起,充当其殉葬品,还是一举断其链条,扔掉负资产,浴火重生,一通而百通?历史性抉择的时刻,很快将降临到中共各派面前。死守血案之既得利益者,最终将演变为国人公敌,在政治竞争中兵败如山倒。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一失足将成千古恨,一回头已是百年身。何去何从,中南海衮衮诸公,其三思之。
历史的审判无法逃避。中国共产党无法绕过这血腥的历史一页。只有直面历史,诉诸对责任者的公正审判,才是避免灭亡和自我更新的唯一机会。在最后审判之日,中国几代人的声音将凝结为一份公诉书,清偿六四血案责任者应付的代价。讨回历史的正义,医疗民族的创伤,走出冤冤相报的历史回圈,创建一个文明宽容的宪政民主体制,实现中国的真正复兴。这才是天下归心的¡°中国梦¡±。
没有审判,就没有正义;没有正义,就没有中兴。天下没有白流的鲜血。
二十六年过去了,六四已经进入我们民族的深层记忆之中。它为这个民族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六四,作为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命运及价值取向的象征符号,已经永恒地隽刻在了中国的历史上,人类的历史上。
自从六四那天的枪声响过之后,共产主义就在中国死亡了。中国不复是原来的那个中国了。我们都是六四之子。中国人都是六四之子。在今日中国这个礼崩乐坏、丧失仁义、精神溃败的土地上,只有六四亡灵,才能成为中国人精神的最后救赎。她将为中国输入道德感,输入宗教感,输入神圣性的资源,拯救堕落已久的中国精神,使之升华为真正的神州。
在这个意义上,六四将定义中国¡ª¡ª一个浴火重生的中国。
*********************************************************************
8) 六四人
何谓¡°六四人¡± ?
1989年六四事件,已经三十年了。这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当年广场学生,已知天命。我们须叩问上苍,其天命何在?
在
2017年六月三日华盛顿举行的公民力量纪念¡°六四¡±28周年召开¡°成都酒案¡±座谈会上,以及
2019
年在曹旭云的新书《致命自由》发布会上,我指出,自六四事件之后,中国社会内外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ª¡ª¡°六四人¡±,包括:天安门一代(参与当年运动的北京及其他城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人群)、六四市民抗暴者、天安门母亲群体、因六四而改变一生命运者(被关押、被流亡、被移民者¡¡)、香港维园秉烛者、六四传薪人(誓言传承八九精神的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等。这一¡°六四人¡±群体,精神上受过六四洗礼,种下了共同的六四情结,拥有了共同的¡°六四基因¡±,啜饮了¡°八酒六四¡±这杯烈酒。这杯酒,经年累月,在沉默与黑暗中发酵¡¡。无论身处何国何地,无论何种职业岗位,甚至何种不同的政见派别,在中国内外的六四人,虽然他们外在与常人无异,不显山,不露水;然而,一旦极权的裂口撕开,一旦历史的集结号响起,全国全球的六四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久蕴心中那口发酵的六四酒,将如冲塞的香槟,喷薄而出,汇聚成巨大的政治能量。
北京当局常把中国社会不存在替代性政治力量为自己垄断政治权力辩护,姑且不说它倒果为因,把对公民结社自由的宪法权利剥夺以尽的违宪行为当做自辩的前提是何其野蛮。即就真实的中国社会而言,六四人就是他们绕不过去的宿命的坎。六四人正是总体上比他们年轻的不可撼动的替代性政治力量,是中共暴政的现存的掘墓人。
人们恐怕还记得。2016年,中共喉舌《环球日报》曾编造八九一代学生已经¡°把六四这一页翻过去了¡±的谎言。结果弄得嘲骂蜂起,不得不把它悄悄删去,贻笑天下。当局者的愚蠢在于,他们过于迫不及待,把梦境看成了现实。
当然,鉴于北京当局30年来一直视六四为洪水猛兽,对年轻一代精心制作了一套系统的¡°遗忘工程¡±,实行空前严厉的资讯监管,竭力抹去历史印痕。强制当代中国患上失忆症。清洗¡°新新人类¡±的头脑。造就一代代六四事件的绝缘体。这种惨淡经营,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效果。在中国国内,一场席卷神州的狂飙运动,30年之后,似乎已成过眼云烟,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不必否认,北京这一遮蔽历史的黑幕政策取得了部分成功。
一些公开的不改初衷的六四人,门庭冷落,颇有点类似鲁迅九十年前,他的那首打油诗描摹了五四之后他那寂寥彷徨之态。
于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中国面前:¡°六四人¡±是否已经断代?
六四人,代际相传
2017年的一瓶特殊的酒,做了明确的否定回答。
一瓶从中国四川辗转万里带出国门的¡°八酒六四¡±的烈酒,呈现的事实是:六四仍然是当代的中国心结。成都复员军人符海陆、设计师罗富誉、维权人士张隽勇以及八九学运领袖陈卫的孪生弟弟陈兵在2016年5月共同制作了一款纪念酒,瓶身设计标写¡°永不忘记,永不放弃,铭记八酒六四¡±,并在网上销售。不久后,当局将四人逮捕,并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将四人起诉。这是四位¡°六四人¡±初心不死的高贵献祭。他们以自己的自由作为代价,酿制了这一瓶极其昂贵的纪念酒,再次点燃了国人心中的六四情结。
佐证这一六四人情结的,同时还有最年轻的九零后的学子。他们在六四28周年时,发表宣言说:
¡°六四是里程碑,成千上万年轻的生命在那个夏天被中共这头怪兽吞噬,然而怪兽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却作为公民和反对派站了起来,他们不怕漫天的雾霾、不怕拆毁家园的挖掘机,不怕秘密警察的拳头。不屈的抗争永无终点,抗争的灵魂永不凋零。八九有雷的怒吼,也有血的控诉;六四是一枚仰天长啸的音符,更是一支催人奋进的战鼓。我们期盼着在不远的将来,天安门再次成为人民的广场,鲜花堵塞机枪,蜡烛融化坦克。¡±
更令人心灵颤动的,是年年从不缺席的,六四亡灵的至亲,国人良知的标杆¡ª¡ª¡°天安门母亲¡±。她们像当年的被害犹太人的幸存者一样,在孩子们倒下的地方,在老花泪眼模糊之下,记录罪行,见证死亡,年复一年,追寻正义:
¡°我们始终在捍卫死者的尊严、为遇难者讨还公道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进,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艰难险阻,阻扰重重。
我们历经苦难,当年失去孩子的父母亲们正在逐渐老去,很多人体弱多病。难属们每每见面时,彼此总是道一句珍重,希望来年还会再见。每个人心里都明白,我们未来的时间不多了,但是大家仍抱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为¡°六四¡±正名,为无辜的罹难者恢复名誉,还中国大地一个朗朗乾坤,我们可以告慰那些死去的亲人们!
真相、赔偿、问责。这就是我们坚持的三项诉求,还会继续坚持下去,无论遇到来自哪方的压力,我们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如此,六四人最年轻的一代与最年迈的一代,声气相印,衔接上轨,穿越了代际,跨越了代沟,贯通了数代不绝的诉求,不绝的抗争,不绝的期望。
诚然,在眼下,公开的六四人,稀落凋零;然而,可以相信的是,暗流仍在涌动,地火悄然奔突。当历史的集结号响起,当真相的火花引发了万窍轰鸣,将如千年暗室,点燃一支圣洁蜡烛,瞬间圣光满堂;犹如周遭晦房,开启一瓶八酒佳酿,顿时满屋喷香。
可以想见的是,在体制内部,静悄悄地,中共官员正以各种方式,纷纷与六四脱钩。
一个最新的例证,是当下的新闻人物中国富商郭xx。虽然,他在¡°爆料¡±中口口声声拥护习近平,不反共产党,却出人意外地斩钉截铁声称自己曾因援助六四事件的学生,因而被当局以煽动反革命罪羁押云云。他之所言是真是假,对我而言,不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何以向六四学生靠拢,何以要给自己贴上六四人的标签?以其人长期浸泡在中共体系内部的经历,以他精明的政商两界游走后所获得的敏锐政治嗅觉,倘若此举会陷他于万劫不复之境,他是万万不可能如此自溺的。从郭对自己的归类举动,可以有把握的判断出中共内部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前景的预感了。
这就是说,尽管中共仍对六四噤若寒蝉,竭力压制民间传言;然而中共内部的权贵,对六四都取¡°避之唯恐不及¡±的姿态,已经没有人愿意为此承担责任了。
六四人,重塑中国
这意味着,六四人,不仅超越了代际,也超越了一般的政治派系。
过去笔者曾观察到,不仅是中国的自由派上穷碧落下黄泉,追索历史真相与责任,也有其他派别的代表人物,如新左翼汪晖,在一篇长文中,也试图把八九运动注册为左派的商标,把它纳入左派的话语系统。这是颇为意味深长的一桩现象。甚至肆无忌惮粗话满嘴的左撇子孔庆东,也不敢姿意亵渎天安门亡灵,也不得不在视频中对天安门运动表达某种敬意¡¡。诸象种种,恐怕是一个清晰的端倪,预示着无论当局愿意不愿意,无论当局用多少努力来封锁,六四,不可抗拒地,势将作为现代中国的一项公共精神遗产,而进入中国绵长的历史。
而六四人,将是天安门遗嘱的执行者。
在时间点上,已经成熟。六四,已成长为一个最大公约数。六四,已升华为中国的神圣性符号。
¡°八酒六四¡±这瓶代价高昂的纪念酒的出现及其环行全球,就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标志者六四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日子已经不太遥远了,历史的最后审判也不会太远了。
在历史性抉择的时刻,中共各派各系,死守血案之既得利益者,最终将演变为国人公敌,在政治竞争中兵败如山倒。一失足将成千古恨,一回头已是百年身。何去何从,中南海衮衮诸公,当择善而从之。
在六四亡灵的守护下,六四人,势将成为中国历史审判法庭的设计者与建筑者。
在六四亡灵的守护下,六四人,势将成为中国历史审判法庭法官。
有鉴于天安门事件为未来中国的导航定位的功能,中国的走向,在相当程度上,将由六四定义和重塑。
这是中国的真正救赎。
¡ª¡ª 原载: 《纵览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