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母亲网站》— 诗歌 随感 其他

青春的记忆有力量—— 读“哈佛大学学生天安门运动研讨会特辑”


吴国光



那么多的中国年轻学子,心心念念要进哈佛,似乎只有进入这样的顶尖学校才是所谓“成功”。可是,你知道哈佛的年轻人关心和看重什么吗?  

这是一个有关青春和记忆的专辑。在许多人看来,也许,青春的好处,是没有太多记忆的负担,无忧无虑。然而,人类的经验表明,缺少记忆的生命,是空虚而无聊的。因为有记忆,人类才有知识、有思想、有历史 —— 甚至可以说,有记忆,才有人类文化,才有人类区别于他类的一切。

这里,拥有青春的,是哈佛大学的一群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记忆,是有关一九八九年北京民主运动及其悲剧结局天安门镇压的。二十二年前,这些年轻人尚未出生;在哈佛大学,这个常常被认为是世界顶尖的学府里,他们有各种理由可以畅想光明的未来。然而,这些肤色各异的年轻人,在何晓清博士开设的“天安门运动的历史与记忆”这门课上,用自己的阅读和讨论,打开了一个尘封着血衣的历史黑箱。他们并在期末自行组织了研讨会和演出;他们的老师,包括那些世界级的学者们,则成为听众和评论人。这个特辑,就是围绕他们这个研讨会的一组文章。

这些异国的年轻人,为什么要用自己的美好青春,去拥抱中国人二十二年前那血与火的记忆?我从这一特辑里,读到许多发人深省的东西。比如说,这些年轻人强调对 于历史的“好奇”——是的,人类的知识始于好奇,人类的创造力来源于好奇;而青年人应该尤其是好奇的。从中国人谈到一九八九年的那些躲躲闪闪之中,他们感 觉到背后可能有着一段隐藏的历史。于是,他们阅读,他们探究,他们辩论,他们思考。相比于另一种年轻人,就是那些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也缺少起码的好奇心的年轻人,那些仅仅满足于对于历史的种种官方说法、根本无心去自行追究历史真相的年轻人,哈佛学子的“素质”不是显而易见吗?那么多的中国年轻学子,心心念念要进哈佛,似乎只有进入这样的顶尖学校才是所谓“成功”。可是,你知道哈佛的年轻人关心和看重什么吗?不管你学习什么专业,你如果不被允许拥有自己探 究、思考之后的关于人类本身的历史知识,你不觉得这是对于你的智力的最大侮辱吗?

当然,你可以选择相信官方历史。哈佛的这个课程,据何晓清博士介绍,“有一个星期的阅读(材料),全是中国官方的说法,从四二六社论到五一九戒严到邓对戒严 部队将领的讲话”。如果你选择相信官方历史,我希望,你也是至少花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系统而自由地阅读了那些和官方观点不同的材料之后,得到你的结论的。 诚如何博士所说:“信息自由和思想自由是了解真相还原历史的关键”。哈佛的年轻人,用他们的学习实践,展示了怎样自由地搜集信息、自由地思考问题。在这样的自由中,他们的关怀,就像程映虹教授所指出的,“超越了族群和国界”。

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的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代主任欧立德教授强调:“着力记忆并学会如何记忆,这个任务至关重要”。是的,学会了记忆的年轻人,就是最有力量的人群:他们懂得历史,因而也易于懂得今天和明天;他们学会了思考,因而一生不会再受蒙蔽;他们具备了对于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因而不会堕落为仅仅关心一己私利的狭隘心灵。这样的青春,才是顶尖的!

            201155日,于太平洋上“桴浮书屋”

 



—— 原载: 《动向》